处暑出伏后秋凉带来最难熬的35天!学会这3点,全家健康零风险!让我欢喜让我忧
20号出伏了!出伏是由夏入秋,由热渐冷、阴阳变化的交替点。最热的三伏天(2019年7月12日-2019年8月20日)正式谢幕。
告别了“史上最热的盛夏”,不少人悄悄松了一口气。但是,从今天至“秋分”节气,我们才将真正迎来“最凶险的35天”!
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,一天中昼夜温差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,早晚凉爽,中午炎热的感觉会更加明显。
所谓“早上凉飕飕,中午热死牛”!而这种气温波动最易诱发心血管疾病!
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,虽然最近气温日渐舒适,但是血压却不怎么平稳了。
另一方面,出了伏天进入秋天的阶段,本身就是湿燥交替之时,是湿与燥转化的时期。星光泪水
《素问》有“秋伤于湿,冬生咳嗽”的说法,意思是身体在秋天容易被“湿”所伤。
但秋气本为燥,又为何说“秋伤于湿”呢?答案就在《柳选四家医案》:“初秋之湿,本从夏令而来,原为正气。若论其燥,则在入秋以后,其气亦为正令。”意指初秋的“湿”是夏天遗留,和秋天本身的“燥”没有矛盾。
所以,出伏后入秋时是湿气与燥气相转化的时间,人体易受湿邪和燥邪侵入。燥易伤肺,湿伤脾胃,此时人们患病多为“肺燥胃湿”。
1
2个方法,祛除残余湿邪
01、艾灸出伏贴
“出伏贴”的方法很简单,就是将艾灸贴贴到肚脐上。
能健脾和胃,帮助排出湿气,调理脾胃。
另外,也可以用茯苓泡水当茶喝,也会有一定效果。
02、藿香“泡脚液”
还可以用藿香煎水后来泡脚,这个方法是祛除湿气,消解暑热的好方法。
取30~50克藿香放入2升水中,用大火煎煮40分钟左右,再用小火煎熬直到药液剩下1升,取出汁液再加水2升煎至1升。将两份药汁放在盆中,浸泡双足,药液以泡过足踝为度,在浸洗过程同时进行足部按摩。
藿香有解表、祛除身体湿气,振奋脾胃的作用。每天泡脚,有助于祛除湿气,促进睡眠。
2
记住这5点,保住我们的心血管
1吃得“润一点”
“出伏”之后,气侯逐渐干燥,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,与其同时秋老虎还在发威,“燥”得很,因此要吃得“润”一点!
多吃下面8种食物,止咳化痰又润肺。
1、石榴——润肺止咳——鲜榨石榴汁。
2、豆腐——清热润燥——茄汁豆腐。
3、白萝卜——化痰止咳——海米烧萝卜。
4、冬瓜——消痰清热——花蛤冬瓜汤。
5、梨——止咳化痰——枸杞雪梨糖水。
6、杏仁——润肺止咳——杏仁拌芹叶。
7、百合——补益心肺——木耳炒百合。
8、丝瓜——清热化痰——甘草丝瓜汤。
李英爱主演的电视剧2、揉得“勤一点”莫文蔚 如果没有你
早晚温差大会造成压差不稳,如果这时勤按揉头颈部,可以防止血压突增。
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凯介绍,点揉或者是按压风池穴、人迎穴,大概5~15分钟之间的范围,就可以稳定住波动的血压。
▲ 程凯教授示范:风池穴位置
▲ 程凯教授示范:人迎穴位置
如果您觉得有效,这个按摩手法可以一直用,也有保健、护脑血管的作用。
3、喝得“多一点”
这个时候稳定血压除了按揉穴位外,还可以多喝点“药茶”。今天给大家介绍3款药茶,可以说是理气润燥、疏肝理气、平稳血压的神器!
「燥气当令,易伤津液」,这个「燥」字,形象上来看,就是一把火烤着一架肺泡的样子,秋天肺气当令,滋养肺阴势在必行。
出伏入秋,饮食上我们要「少辛增酸」。
用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,用少辛的方式来减少肺气的耗散
菊花荷叶茶——养肝降压
荷叶味苦,性平,有清热解暑、升发清阳、凉血止血之功。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荷叶具有降血压、降血脂的功效。
每天取白菊花、枸杞子、干荷叶、山楂、石斛等量后,用开水冲泡,待茶水清亮后饮用。
防燥三花茶——清火润燥
菊花可以明目、清肝火、平肝阳,茉莉花有开郁,辟秽,和中的功效,金银花有清热解毒、凉散风热的功效,三者同饮,可以达到疏肝解郁、防燥的作用。
取金银花10克,菊花5克,茉莉花3克泡水当茶喝。
蜂蜜柠檬茶——养阴通便
柠檬性微寒,能生津止渴、化痰止咳,主治暑热烦渴、胃热伤津、痰热咳嗽等症。
切鲜柠檬2~3片(约1/3只),用温水冲泡,可加适量蜂蜜调味。
老少皆宜,秋冬适量喝有助养阴;鲜柠檬比干柠檬更好;如大便偏干就多加点蜂蜜,大便不成形就多加两片柠檬,利于收敛、止泻。
4、睡得“早一点”
由于夏季昼短夜长,很多人习惯晚睡,入秋后作息无法调整,导致很多人因睡眠不足,在入秋后感到疲乏,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“秋乏”。
出伏以后天气会真正慢慢转凉,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,所以,人们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应的调整,顺应天气,早睡早起。
「与鸡俱兴」的话,推算来看是晚上9点前就要入睡了,放在现在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的~所以我们领会精神,顺应环境,不拘泥于9点,但有一个总则。
晚睡不宜晚过子时,早起不宜早过寅时。
也就是说夜里11点到早上5点,这6个小时是睡觉的黄金时间,尽量的要保证它。按照子午
经流注次序,这6个小时依次为胆、肝、肺(经)当时,必须在人体处于休息状态下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,逆之则伤身。
而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,引发心血管疾病。
其实,晚上11点到凌晨2、3点,是人体的最佳睡眠时间,错过这个时间段,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。
一般最好10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,特别是凌晨1点到3点一定要入睡,否则对身体会有比较大的损伤。
最佳睡眠时间
婴儿(0-2岁):11-14小时
儿童(3-13岁):10-11小时
青少年(14-17岁):8-10小时
青年人(18-25岁):7-9小时
成年人(26-64岁):7-9小时
老年人(65岁以上):7-8小时
5、穿得“暖一点”
让我们荡起双桨合唱视频陈好相片老话儿说「春捂秋冻」,但也要辩证着看,不是让你秋天寒风起来了还露肚脐小短裤,西瓜冰棍小空调的,那不是「秋冻」,那是作死。
现在正式出伏了,季节更替,秋凉渐起,这种时候要注意防寒保暖了~尤其一些体弱阳虚的老年人、先天不足的孩子、还有气血两虚的女孩子~
这样温差对于身体的刺激要小的多,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小的多!
不过早晚穿衣也有技巧,一定护好脖子、后背、脚部,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,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,引发危险。